【聯合報╱黑白集】

台北聽奧被國際聽障體育總會主席艾蒙斯譽為「聽奧八十五年來最好的一次」,這是實至名歸。同樣,聽奧也是海峽兩岸在國際場合互動「最好的一次」。

中國隊參加閉幕「辦桌」英雄宴,帶著「台灣災區同胞加油」的布幅進場,全場台灣觀眾報以熱烈掌聲。雖然簡體字「災區」與繁體字「災區」不同,但當然不成問題。回想去年四川大地震,台灣人民也用繁體字、台灣話、國語及新台幣對「四川災區同胞」表達真摯的關懷,大陸人民也完全能感受那分溫情;這就是「血濃於水」,超越了兩岸體制的區隔與差異。

中國隊參加閉幕式,是友善的表示。至於未參加開幕式,中國隊的說法是「來不及集結」,卻未說是要「抗議」,或迴避馬英九總統的場子;這種語帶保留的表達,已較過去進步很大。何況,閣揆吳敦義在惜別宴上露臉,也是空前。

旗幟問題也有突破,此次高雄世運及台北聽奧,觀眾持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已是理所當然;而台北市的學生「分配」到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旗到場為中國隊加油,連中國選手都覺得「印象深刻,很感動」。

這些點點滴滴的變化,遂使此次聽奧成為兩岸互動「最好的一次」。其中的訣竅就是:「以加法取代減法」。北京當知,與台灣交往的竅門是:台灣已經有的,如自由、民主、自尊,不要減;台灣不夠的,則在雙贏互惠的精神上努力添加。這才是「和平發展」的可大可久之計。

台北聽奧不易超越。而兩岸關係雖是「最好的一次」,卻仍有很多「更好」的空間!

【2009/09/18 聯合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PF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